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余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彰显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6%,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超过9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5%,提前五年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国家教育普及目标任务。全市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达93%,优质资源“班班通”普及率达94%,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通率达89.7%,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学前教育发展数据表
新建的仙来办中心幼儿园
新建的新余市中心幼儿园
新建的水北中心幼儿园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余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渝水区被列入江西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6%,比2012年提高7.6个百分点。近五年来,新余市共投入资金5.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30所。目前,全市有学前幼儿60750人,幼儿园36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4所,公办幼儿园数占比达23.2%;普惠性幼儿园272所,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园)数占比达75%;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总量达13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规范中小学招生办学行为,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招生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2%,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随迁子女100%在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7年秋季,全市有73069名随迁子女在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占城区学生总人数的56.8%。
  完善主城区网点布局规划,2014年制定了《新余市基础教育设施布点规划(2012-2030年)》。新余市大力推进教育民生实事建设,2013-2017年共投入资金62000余万元,改扩建城区学校13所,增加学位3万个。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3-2017年共投入资金13306万元,改造学校229所,校舍面积11.34万平米,运动场面积27.46万平米;采购设备3.15万套,图书15.19万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3-2017年共投入资金7398万元,改造学校213所,校舍面积8.03万平米,运动场面积10.88万平米,采购设备3.99万套,图书10.21万册。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城区学校“片区+盟校”办学模式改革,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度集中办学试点。分宜县、渝水区和仙女湖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其中,渝水区和仙女湖区作为提前通过的县(区)获全省表彰。
新余市义务教育发展数据薄弱学校改造
教育资源建设 夺得全运会体操冠军
三县区通过全国评估认定 渝水区、仙女湖区提前通过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全面普及高中教育,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5%,较2012年提高5.3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总录取率达85.64%,较201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新余市高中多样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市高中共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空乘、播音主持、编导、艺术表演、体育等16个专业特色班,市二中、市三中、市四中、市六中、市九中、分宜三中等6所学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2017年高考,全市827名专业成绩达标的体育艺术类考生文化成绩上第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专业和文化成绩双上线率达8.64%。
新余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数据 美术特色班 音乐特色班才艺展示 前国足队员李毅给学生上课
   特殊教育提升发展。采取就读特教学校、单设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四种方式逐步解决辖区内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三类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4%。2015年,新余市特教学校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2016年,新余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办了高中部(班)并开设了2个专业,有效延长了特教学生受教育年限。同年,新余市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江西省特奥训练基地。
新余市特殊教育学校 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江西省特奥训练基地 特教学生获奖
市教育局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新余夏布百佳绣娘才艺展示
江西工程学院端午节无人机龙舟赛 新余市司法警官学校学员训练



   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新余市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多、办学质量过硬,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2014年,新余市教育局被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余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引导职业院校加强管理,强化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发展,职业学校面貌为之一新,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创新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先后4次参加教育部召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会并作典型发言,2次在《半月谈》上刊登新余开展现代学徒制情况。同时组建了4个职业教育集团,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集团化办学,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事业单位就业率由2012年以前不足2%提高到2016年的9.81%。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撤销、合并、划转、建设等措施方式全力推进职教资源整合,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34所整合到目前10所,强化了办学特色,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提升了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形成了为转型升级铺路,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人的成长筑基的职业教育教育发展新格局。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新余市有高等院校5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3所。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江西工程学院。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20余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各院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00余个,校企合作单位700余家,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新余学院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江西工程学院跻身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全市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
新余学院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开通 学生参观“赣籍开国将军百战图”创作巡回展 新余学院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 江西工程学院研发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编制完成《新余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顺利完成中央电教馆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构建了全市统一的教育技术平台。全市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达93%,优质资源“班班通”普及率达94%,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通率达89.7%。推行城区学校“片区+盟校”办学模式改革,实行小升初对口招生和“小学+初中”九年贯穿式培养,从育人文化、体艺特色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推行学区制办学改革,由市一中和市二中、市四中和市六中分别组建两个学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校额、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薄弱校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度集中办学试点,合理布局乡村义务教育网点,整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高了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水平,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为全省高考改革提供样本。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出台了新余市引入社会资本兴办义务教育的意见。2014年,新余市人民政府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最高奖)。
教师队伍建设
  2013-2017年,全市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教师727名;全面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全市参加人数达633名,占应交流人数的18.26%;建立名师工作室和人才工作示范点,开展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推荐)活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全市中小学1593名各级职称已评未聘教师全部聘任到相应岗位;优先分配乡村教师职称评聘职数,在艰苦边远学校任教累计满25周年的在岗教师,直接聘任到相应岗位。建立了教师荣誉制度,每年评选表彰先进教师典型,对从教30年(乡村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出台新余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落实乡村教师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对一直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进行奖励。
素质教育
  新余市少儿舞蹈全国有名,被称为“北有淮南,南有新余”,连续多年获全国金奖,并受邀赴人民大会堂演出及受邀参加香港巡演和慰问驻港部队。幼儿基本体操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冠军,少儿体操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冠军。全市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校园足球水平位于全省前列,校园女子足球今年获全省冠军。新余市长青小学廖薇同学入选欧洲青少年足球集训营,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绩优异,机器人大赛屡获全国冠军。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新余运动员摘得两枚金牌。新余学院、市暨阳学校、渝水区仙来学校被评为全省首届文明校园,新余市明志小学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教育精准扶贫
  新余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学生资助力度,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教育助学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覆盖。凡经县(区)扶贫机构确认的建档立卡困难户子女就读各级各类学校,直接享受对应的学生资助政策,且资助分类等级以就高为原则,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市年均资助总金额达5000余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万余人次。
足球队员廖薇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新余市蓓蕾幼儿园赴香港演出 新余市明志小学获奖 学生学习传统技艺剪纸